紅腳笭的故鄉在台南縣學甲鎮的紅茄萣,「揹紅腳笭」的活動可說是台南縣之寶,因為全台目前除了嘉義縣義竹鄉還有這項活動之外,就已無它處可尋了

紅茄社區的「揹紅腳笭」是將紅腳笭栓掛在紅腳(鴿子)的尾翼上,然後將紅腳擲向天空飛翔,在空中飛翔時會發出嗡嗡聲響,是為其特色之一,相當有趣呢!

#01 因為去年舉辦的相當成功,今年的2010西瓜紅腳笭文化節感覺更盛大了

#02 不過西瓜的賣相跟去年相比很明顯就是差了一點,可能跟氣候很大的關係

#03 這就是紅腳笭,如果去年有看過野兔分享的文章 [台南-學甲] 紅腳笭,就一定知道

#02 今年特別擺出迷你紅腳笭,超可愛的啦!而且是真的可以掛在紅腳上的

#03 一大群西瓜

#04 大黃牛,今天有牛車可以坐喔,不過野兔沒去坐,是去騎鐵馬了

#05 在市區不復見的牛車

#06 在會場走了一圈,接下來就要大啃西瓜啦!8000斤免費吃到飽!

#07 有各種不同家種出的西瓜,吃滿意再買

#08 今天天氣很好,很適合吃西瓜,哈哈

#09 這邊大桌上也是要請民眾吃的西瓜,一整個超大方,不怕你吃,只怕你不來吃

#10 講到西瓜一定不能錯過西瓜汁,原汁原味,特濃西瓜汁,無限續杯,在外面很難喝到不加水的西瓜了!

#11 每次提到紅腳笭就不會少了這位國寶級師傅「郭三平」,看師傅俐落的身手

#12 不瞭紅腳笭,現場還有DM介紹,一定要看的

#13 紅腳笭是由「白樹仔木」經過泡水軟化後再透過師傅以手工鑿、削、刨、磨等繁雜程序,最後再和「刺竹筒」、「檜木板」組合而成

#14 要製作好一個紅腳笭需要花上半天的時間,可見得其複雜程度

#15 削下來的木屑

#16 看大師認真的樣貎

#17 看師傅製作的過程,不得佩服師傅的真功夫

#18 完全都是用手製作

#19 三、兩下就做出笭的形了

#20 會場還有在賣其它的東西,這個QQ冰也很受歡迎哩

#21 虱目魚香腸

#22 很有虱目魚的味道,但我還是喜歡傳統香腸

#23 舞台上還有很多的表演同時進行著,現在是跳很紅很煩的No Body

#24 還有小樂隊的演奏,很不錯呢

#25 今日重頭戲來了「放紅腳笭」

#26 一群傳說中的攝影師擠滿現場,好像是只有拿單眼的才能擠在前面似的

#27 不過根據去年的經驗,站遠一點才拍的到這樣的畫面,哈哈

#28 帥氣的阿伯,他的是紅腳是白鴿哩

#29 這場比賽很重要的紅腳笭

#30 不管老少,都圍上去觀看

#31 看這現場的人氣,滿出來啦!

#32 一直連續放紅腳笭

#33 蓄勢待發的紅腳,帥氣嗎?

#34 看到小紅腳笭了嗎?換它登場囉!

#35 真的是很卡哇依

#36 這由郭三平帥傅來施放

#37 迷你的就是引吸眾焦,不過左邊那個單眼會不會太誇張了,都給你拍就好了

#38 像不像兩顆愛心疊在一起呢?

#39 威風的紅腳

#40 再拍一張

紅腳笭是個很有意義的文化之一,尤其對於紅茄社區而言,更是個是不可或缺的活動代表象徵,希望明年也是像今年一樣精彩,西瓜依舊吃到怕,哈哈

去年 2009 紅腳笭文化節 相關文章:

[台南-學甲] 紅腳笭
[台南-學甲] 紅腳笭-花絮
[台南-學甲] 紅腳笭文化節-大吃西瓜

更多野兔的文章推薦:

21 Comments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